close
有關燕子
台灣共出現6種燕科的鳥類:毛腳燕、家燕、洋燕、赤腰燕、棕沙燕與灰沙燕,
其中有5種在台灣有繁殖紀錄.
燕子大多在五至八月間繁殖,年產2~3窩,每窩產蛋四至五個,
一般由雌鳥孵育,也有部分燕子雌雄輪替,孵卵十四天左右,雛鳥才破殼而出;
在僅可容納幾隻小雛鳥的窩居之中,父母總站在巢邊守候,
雌雄會輪替外出覓食,不會獨留子女在家;
燕寶寶經過三星期的飛行訓練,便可離巢高飛獨立生活!
燕子修長的翅膀設計有助牠們在空中滑翔,
飛行時,會拍翼和滑翔交替進行,讓能量減少消耗.
燕子的口腔結構特別,嘴巴扁平、短小而嘴基寬,能把嘴巴張得很大,
牠們只要在飛行時張開口,便能把空中的蚊、蠅等小昆蟲都收到嘴裏,
和著唾液,帶回去餵養雛鳥.
燕子育雛一般每小時8~14次,1小時內最多達36次.
每隻燕子一天需要吃掉約500隻蚊子及蒼蠅才能不餓肚子,牠們捕食昆蟲的數量實在很可觀.
由於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,營養豐富的食物是補充體力最佳的來源,
雖然主食是蚊蠅和小蟲,但體型大的蜜蜂、蝴蝶、蜻蜓、椿象牠們也不會放過.
當口渴時,牠就像蜻蜓點水般在水面滑過,濺起水花,把水滴送進嘴裏.
數量驚人的蟲蟲大餐使燕子深受人類歡迎,
另一個受歡迎的原因是:傳說會帶來好運!
毛腳燕
赤腰燕
家燕
棕沙燕
洋燕
還沒見過灰沙燕,所以沒照片.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